close

從金融的角度看傳統社會
 
養兒防老:儒家文化構成的避險機制
 
現代金融是在近代才開始發展的,例如現在的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。但在以前的傳統社會,老百姓要靠什麼規避風險、安身立命呢?孔子、孟子為什麼要推出儒家文化體系?我們先來看前陣子一則熱門故事:
 
張勇61歲,已經退休在家,十年前,為了讓獨生女到美國留學,他們夫婦把唯一的財產——房子賣了,把未來的養老金都拿來供女兒留學。如今,女兒不僅留在美國,還和美國男友結婚。結果這一年來,張勇一邊得工作,一邊勸女兒回國,甚至用「斷絕父女關係」要脅,但效果不大,女兒依舊不肯回來。張勇覺得這輩子最大的錯誤,就是送女兒去國外留學。
 
關於這則故事你有什麼想法?在故事裡,張勇其實不用這麼被動,女兒其實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。首先,這就是典型的「養兒防老」:張勇過去二十幾年不斷地在女兒身上投資,甚至把唯一的財產也賣了,他指望的當然是女兒未來能幫他養老。若照張勇預期,過去不停地投資,將從女兒身上得到回報,這就是經典的跨期價值交換,用今天的錢換取未來的收益。
 
可是,女兒違約了!或者,按儒家的說法,就是「不孝」了!這個故事不僅點出儒家文化的核心出發點與終極目的,也點出儒家文化在今日面對的挑戰。這一節和後面部分章節,就從金融邏輯角度來談儒家文化。
 
「養兒防老」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
 
前面提過,金融是跨期價值交換,是未來跟今天或者未來不同點之間的價值交換。不管在古代或今日,人都會面臨生老病死,也就有了跟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。問題在於,一旦涉及跨期承諾,信任就是核心;如果沒有信任,違約賴帳的機率太高,就沒人願意參與跨期價值交換。
 
這就是張勇為什麼會後悔自己十年前送女兒去留學。張勇之前願意投資在女兒身上,是因為他按照傳統在進行投資,卻忘記了社會風氣已經改變。
 
中國原本沒有金融市場,雖然古時有刑法與司法框架,但在涉及商業,特別是陌生人間跨期交易的領域,卻無相關法律規範,所以,中國人過去沒辦法依靠外部法律環境進行跨期交換。

那該怎麼辦呢?儒家的答案是:靠血緣建立信任體系,並輔以「仁義理智信」的行為規範,包括孝道、禮教、婦道等。透過這些把「養兒防老」的違約──「不孝」的機率降到最低、降到零。因此,張勇照著前人的做法,依靠「養兒」來「防老」,生兒育女,供孩子讀書,花盡錢財保證孩子有出息,以便將來得到更高的報酬,就像買股票、基金、保險一樣。但他忽視了「養兒防老」所需的儒家文化體系已經改變了。沒有這套文化體系,違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。
 
兩千五百多年前,孔子也看到了張勇的痛苦。孔子身處春秋戰國時代,眼前是沒完沒了的戰爭與社會動盪。他認為,周天子權力之所以被諸侯奪取,諸侯權力又被大夫奪取這種動盪局面,問題就在於社會關係的日益混亂。沒有了社會關係秩序,社會怎麼可能穩定呢?
 
因此他提出兩個核心概念:一是「正名」;二是「仁」。
 
「正名」的意思是,每個人都確定他自己的特定名分,並履行與名分相對應的職責,也就是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。只要父親清楚自己是父親並做父親該做的事,兒子明白自己是兒子並做兒子該做的事,把每個名分所對應的「該做的事」定義清楚,例如婦女「在家從父、出嫁從夫、夫死從子」。那麼,正因為每個男人既是別人的兒子又是別人的父親,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有他固定的名分,根據名分而固定的秩序就毫不模糊,該做的事也就很清楚。
 
一旦每個人的地位和義務關係基於名分固定下來,父親對子女有養育義務,子女對父親有孝敬義務,這就形成整個社會的「養兒防老」跨期交易鏈,生老病死的保障就有了。如果以金融工具的角度來看,子女就是古代社會裡的「保險」「債務」「股票」「基金」等載體,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載體。
 
 「三綱五常」的價值
 
為了使名分等級秩序能運作,避免「養兒防老」的體系出現太多違約,「不孝」必須是零容忍的,個人自由是不可接受的。所以,孔子認為每個人都必須修身養性,提高個人道德素質,讓儒家的行為規範深深地內化到心裡,達到「仁」的境界。這樣,任何時候違背儒家規則,你就會感到無地自容,深深的道德內疚感是儒家思想能夠管用的主要方式。

為了達到「仁」,就必須遵守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三綱推衍出的「禮、義、智、信」。只有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儀式中處處遵循「禮」,才可能達到「仁」和實現「義」的境界。在孔子和孟子看來,禮是實現「三綱」名分等級秩序,和「五常」社會契約的關鍵。
 
歷代儒家學者在孔孟的基礎上,對儒家規範不斷進行細化,包括透過具體的財產制度加以鞏固。例如,在土地私有制下,一家最年長的男性是土地的擁有者和控制者,只要他還活著,就掌握著土地的分配權。子女的婚姻也必須由長輩安排、決定,因為婚姻不只是年輕人自己的事,而是全家甚至整個家族的共同利益,婚姻自由當然是不可能的。從這個制度來看,張勇的女兒就違反了這點。
 
「三綱五常」是達成「養兒防老」的辦法,是用來降低人與人間跨期交易的違約機率。關鍵在於,它使個人「不孝」的主觀成本很高;當然,前提是子女都接受並內化了儒家的價值觀。在張勇的故事中,他忽視了這一點,還以為養兒防老依然可行,卻忘記對他女兒而言,儒家體系未必管用。
 
因此,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是完全能理解的,因為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。如果子女有選擇自由,不遵循「孝道」規則,不依「父母在不遠遊」來行事,父母怎能指望子女來養老?如果不能靠子女養老、防患於未然,同時又沒有金融市場,父母長輩們怎麼會有安全感,社會怎麼能穩定呢?
 
●重點整理:
 
1.跨期價值交換是人類社會的自然需要,古代也有這些需要,但沒有支持跨期交換的信任基礎設施。所以,社會發展出自己的文化體系,以降低跨期交換的違約機率、降低交易成本。
 
2.儒家的「三綱」把社會按照名分等級結構化,「五常」是圍繞「三綱」建立的行為規範。「三綱五常」讓「養兒防老」變得可行。
 
3.在沒有金融市場的社會,只能靠壓抑個人自由達到跨期風險交易的目的,生存比自由更加重要。但是,有了金融市場後,這種文化體系的價值就不復存在了。
 
著金融市場的建立與整個社會結構的變化,在古代看似合理的習慣與規範,在今日就不是那麼絕對。

成為更好的自己

摘自:

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:你要的財富與自由就從這裡開始
作者:陳志武
出版社:今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arlworld 的頭像
    pearlworld

    Pearlworld

    pearl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