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別讓憂鬱症 一點一滴偷走你的生命
新頭殼newtalk | 張剛瑋 綜合報導
發布 2018.01.10 | 11:49
A-A+
張剛瑋
6163-02-01T07:15:55Z
生活藝文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,女性先天體質(產後憂鬱、更年期賀爾蒙影響)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,特別在90年代後女性意識抬頭,就業率提升對傳統家庭角色帶來衝擊,女性承受更多壓力,使近代女性憂鬱症的罹患率增加。   圖:翻攝自董氏基金會憂鬱防治短片
根據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發表於《加拿大醫學會期刊》的研究指出,相較於沒有心理疾病的人,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,而且這種狀況在女性中更明顯。建議民眾利用線上篩檢量表定期的檢視情緒,培養良好的紓壓習慣,並建立工作與生活平衡型態(WLB),特別是憂鬱症罹患率較高的女性。

該研究以3,410名加拿大成年人為對象,追蹤長達60年(1952-2011),研究期間對受試者進行三次訪問(1952、1970及1992年),根據評估結果,每次約有6%受試者患有憂鬱症,患有憂鬱症者平均壽命較短,其中男性只要罹患憂鬱症,死亡風險就會提高,如:於1952年患有憂鬱症的25歲男性,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12年(前者可再活39年,後者為51年);而女性罹患憂鬱症與死亡的關聯至90年代才顯著,如:1992年患有憂鬱症的女性,在2011年前的死亡率高出其他女性51%。研究也指出,憂鬱症與壽命的影響隨時間而減少,如:1952年罹患憂鬱症的男性於1968年後不再呈現較高的死亡風險。

台醫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,造成患者短命的主因應非憂鬱症本身而是來自於其他疾病,因為憂鬱症與慢性病共病的比例較高,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。邱弘毅提醒,相較於一般人,憂鬱症患者少人溝通,容易陷入不健康的生活形態,慢性病的風險提高,加上就醫率不佳易造成病情惡化,增加死亡率。邱弘毅建議民眾時常關注身旁的親友,若出現憂鬱傾向可多給予關懷並陪同其就醫。
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,情緒明顯低落、對事物提不起勁、經常出現負面想法…等,為憂鬱症患者常見症狀,其後續效應常影響患者的健康,例如:對任何事物沒興趣及提不起勁,易造成患者人際上的惡性循環、孤單無望感、運動量不足、停止慢性疾病的用藥等狀況。葉雅馨建議,改善憂鬱症狀是首要,也才能消除其對健康的影響,呼籲親友陪伴患者尋求協助,如果症狀輕微,可透過找伴運動重拾活力,若為中重度憂鬱症則需立即就診才能有效改善。葉雅馨說明,女性先天體質(產後憂鬱、更年期賀爾蒙影響)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,特別在90年代後女性意識抬頭,就業率提升對傳統家庭角色帶來衝擊,使近代女性憂鬱症增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arlworld 的頭像
    pearlworld

    Pearlworld

    pearl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